|
|
首頁 > 新聞中心 > 綜合新聞 |
|
>>“嫦娥”撞月坑命名蔡倫 月球共有14個中國人名 |
“嫦娥”撞月坑命名蔡倫 月球共有14個中國人名 |
|
時間:2010/9/21 |
|
浩渺的月球上,如今又增加了三個以中國人命名的撞擊坑,這三個人是蔡倫、畢昇和張鈺哲。
月球上共有14個中國人名
昨天來自國防科工局的消息稱,我國利用嫦娥工程影像數(shù)據(jù)首次申報“月球地理實體命名”,最近獲得國際天文學聯(lián)合會(IAU)批準,月面上的三個撞擊坑用我國著名科學家蔡倫、畢昇和張鈺哲的名字來命名,實現(xiàn)了我國月球探測工程科學應用成果在月球地理實體命名上零的突破。至此月球上共計以14個中國人的名稱命名了19個月球地理實體,包括12個撞擊坑、2個月溪和5個衛(wèi)星坑。
目前,月球地理實體命名的管理和審批,是由世界各國公認的權威天文學術組織———IAU負責。8月2日,IAU批準了由我國科學家利用繞月探測工程全月面影像數(shù)據(jù)首次申報的月球地理實體命名,將月面三個撞擊坑分別命名為蔡倫、畢昇和張鈺哲,實現(xiàn)了我國月球探測工程科學應用成果在月球地理實體命名上零的突破。
側面反映中國探月成績
中科院探月工程總體部主任、中國月球地名命名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劉曉群介紹說,之所以是零的突破,第一,這次是用我國月球探測工程獲取的數(shù)據(jù)來命名的,第二是我們中國科學家自己來爭取審批的。獲批月球地理實體命名有利于中國繼續(xù)開掘深空探測空間,也從側面反映了一個國家在此領域所取得的成績。
據(jù)了解,自1935年至2009年期間,IAU共審查批準了1993個月球地理實體的命名,其中有1592個撞擊坑。在已命名的地理實體中,僅有11個中國人的名稱。
背景
蔡倫、畢昇、張鈺哲簡介
蔡倫(63年—121年),我國東漢時期桂陽郡耒陽(今湖南耒陽市)人,是中國古代四大發(fā)明中造紙術的發(fā)明人;
畢昇(約970年—1051年),我國北宋時期著名發(fā)明家,是中國古代四大發(fā)明中活字排版印刷術的發(fā)明人;
張鈺哲(1902年—1986年),中國近代天文學的奠基人,新中國首任天文臺臺長,1928年他將發(fā)現(xiàn)的一顆小行星命名為“中華”星,開創(chuàng)了中國人命名小行星的先河。
|
|
|
|
相關資料 |
$keys_news$ |
|
|
|
|
|
|
|